自由谈/秦腔“男女同腔同调”\明 德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1:14:11 1914

  今年香港“中华文化节”演前讲座“美哉秦腔”,自幸得聆听秦腔名家齐爱云、由谈王新仓的秦腔热点速报现场示范。两位老师分别开腔示范,男女男声如铜锤砸地,同腔同调女声似裂帛穿石。明德齐爱云老师说:“秦腔剧目常在户外广场演出,自观看人数可达上万。由谈”笔者开始明白秦腔能响遍宽大广场的秦腔原因。我骤然感觉室内分贝直冲天花,男女真不愧是同腔同调一门有“中国摇滚”之称的唱腔,笔者顿时想起关于秦腔的明德两句话:“秦腔不是唱出来的,是自热点速报拿命吼出来的。”  

  齐爱云身为秦腔“四大名旦”之一,由谈以《游西湖》李慧娘的秦腔“鬼怨”闻名,其声可从低吟骤转为厉啸;王新仓则以《周仁回府》的哭墓绝唱著称,真声冲顶时脖颈青筋现。

  齐爱云老师介绍秦腔的“男女同腔同调”,是凿刻在西北山河间的生存之道。无论生旦淨末,皆以同一高调门真声嘶吼,这声腔是黄土高原的基因密码──唯有高频真声能刺穿风沙,将歌声送至五里外的耳里。

  二人示范的“同腔同调”,正是秦腔扎根西北山河的生存印记──不分男女,同以真声嘶吼。  

  至于我们熟悉的粤剧,其声腔走过从“同”到“分”的百年革命。清中叶粤班承袭外江梆子,男女同唱高腔,犹存秦腔古风。到一九二○年代,茶楼剧场渴求细腻,女伶登台终获正名,名伶白驹荣一嗓“平喉”劈开新局。他以真声演绎小生,而女角“子喉”假声系统化,调门自此分道。粤剧声腔从此告别同频对撞,步入阴阳相济的时代。

  我们可试从《帝女花》看分腔美学:当周世显平喉低吟“请公主认驸马”,真声沉稳,士大夫的谋略潜藏其间;长平公主子喉假声泣唱“落花蔽月光”,亡国哀情满怀。男生女旦声谱之差编织殉情乐声──这真假声部交响,与秦腔同调真声的原始,划出南北文化的差异。

  齐爱云老师说:“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,就先要看当地的地方戏。”确实非常有道理。这句话揭示了地方戏曲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。地理决定声腔命运:秦腔在风沙中炼就“不降调”的刚,粤剧于乡间城市养育“求谐和”的柔──中华戏曲的多元发展的典范例子。不同剧种可谓同根而异脉,各自传承发光发热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news.zp-jy.com/html/714e71398572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党建引领暖民心 “三送一征集” 绘就幸福民生图景

社评/坚守司法独立 维护国家安全

韩“金建希特检组”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失败

兵器大观丨战利品:伟大胜利的“见证者”

以总理内塔尼亚胡重申“消灭”哈马斯

友情链接